笔趣馆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六章 打听(第1页)

王夫人理事的耳房中,王夫人和凤姐按照旧例将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一干事宜商量完。王夫人把凤姐留在屋里,将屋里的人,一并遣了出去。平儿知道她们姑侄俩商量的是要事,知机的从房里出来,站在廊下,守着门,无论什么人一概不许进来。

屋里面只剩下两个人,王夫人端起手中的茶盅,抿了一口气茶问:“这个月,琏儿给元儿送钱,她可传出什么消息没有?”

凤姐摇了一下头,看到王夫人顿时阴下来的脸,忙宽慰道:“要我说,其实没消息也是好消息,说明大妹妹在宫中一切安好,所以并没有消息传出。”

王夫人皱着眉毛,不满放下茶杯,“铛”地一声刻在桌子,斜睨了凤姐一眼,斥道:“你还年轻,没经过,这宫里的事,你不懂。”

因为从皇后那里知道正熙帝要纳元春入后宫,静太嫔对元春突然态度大改,并且向她露了那么一丝口风。家里送元春入宫不就是为了让她飞枝头吗,如今眼前美梦就要成真,她忍不住在家里给她送钱时,说了出来。

收到元春传出来的消息,王夫人当时喜得都差点忘记自己姓什么了,但是因为事情还没有最后落定,所以只能听元春的话,勉强按捺住那个向外宣扬心思,静等元春被册封,她成为皇后岳母那一天。

谁知道去年年底皇帝确实册封了一批妃嫔,但是那里面没有元春。王夫人不明所以,传信给元春,元春没有回话。

那个时候,元春没回王夫人,是因为最开始,她也是懵的,不知道原因。不过在她从静太嫔那里得知原因之后,她没告诉王夫人,是因为错失被册封的机会,是她犯了错。她不敢说。

她怕家里放弃她。要知道,曾经薛姨妈想送宝钗入宫,何尝不是舅舅王子腾见她入宫多年久久不见成效,所以把希望转移了。反正不管是她,还是宝钗,都是他外甥女,左右都没差。如果不是王夫人坚持,并且薛家有薛蟠杀人这么一大把柄可以做文章,说不定这会儿宝钗都已经进宫来了。但是没了宝钗,史家,王家,甚至贾家,也都还有女儿。如果知道她没希望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转而送别人入宫?

王夫人拿着手帕用帕子擦了擦嘴,说:“琏儿整日在外面跑,你让他也尽点心,好好打听打听,总不能拿着银子出去,什么事都没办不是?”我可是提供了打听费用的。

听懂了王夫人话里的潜台词,不提钱则罢,提起钱来,凤姐底气一下子变得足起来了,噼里啪啦就是一顿抱怨兼诉苦:“我家二爷为了大妹妹的事,可是跑前跑后,不知道请了皇后宫里的马太监喝了多少次花酒了,就是银子都塞了五千两了。偏偏二爷去账支银子时,账一直拿不出来,因为时间紧急,二爷是拿我的私房银子顶去的。”

说起贾琏拿她的私房银子,凤姐就是一肚子。这钱,并不是贾琏和她要的,而是把凤姐身边的名为安儿的大丫头哄了手。结果,那个安儿为了贾琏几句抬她做姨娘的甜言蜜语就把凤姐给卖了,要不是平儿细心,发现了端倪,凤姐的压箱底银子都被挖空了,估计她还不知道呢。

为此,凤姐和贾琏不仅大吵了一家,并且还把安儿发卖了出去。安儿原本还指望贾琏能救她呢,结果,最后还不是跪在她脚边磕头求饶。可惜,晚了。在知道事情的那一刻,她王熙凤就发誓,要轻饶了背主并勾引她丈夫的安儿,她王熙凤就是粉头养的。

前几天凤姐和贾琏吵架,不仅吵得很凶,而且她身边的大丫鬟也少了一个。饱经阵仗的王夫人一看,就猜出了是风流成性的贾琏又偷了凤姐儿的丫头,想想凤姐自从嫁给贾琏以来,两人不时的因为贾琏“偷嘴”而吵架,忍不住劝了几句:“不管怎么说,你都是琏儿的太太,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凭谁也越不过你去。你也差不多点,只有千里追贼,没有千夜防贼的,你闹闹也就消停了吧。”

凤姐儿虽然没有听进去,但碍着王夫人是她的长辈,只能点头称是。

用帕子擦了擦嘴,然后说:“这就是琏二小子打听出来的东西?”

凤姐儿听了王夫人的话,反而底气足起来了,心里也踏实起来:“琏二也不知道请了那个马太监喝了多少次花酒,就是银子都塞了五千两了。连个屁也没放出来!也不知道一个去了势的太监喝哪门子的花酒!”说的凤姐儿的心里按下的一股火又烧起来了,也顾不得王夫人,自己倒了一杯茶狠狠的灌了下去!也怨不得凤姐儿生气,这次花费的五千两都是自己私藏的嫁妆银子。还不是贾琏那个荤腥不忌的东西悄悄地把自己的贴身丫鬟韶儿哄的手,为着贾琏几句抬她做姨娘的甜言蜜语就把自己奶奶给卖了,要不是平儿素来留意自己藏私房银子的匣子,自己成了光棍儿还不知道呢!自己带来的几件值钱的家具为了在王夫人面前长脸已经是典当了一些,剩下的私房银子又被贾琏挖走一小半儿,知道这件事的当口就暗暗发誓:如果她王熙凤轻巧的饶过韶儿,她王熙凤就是粉头养的!!!

王夫人也晓得前几天琏二房里出了件新闻,夜里吵得很凶,到了白天请安的时候身边的丫鬟也少了一个,就是傻子也知道风流成性的琏二爷又偷了凤姐儿的丫头。想想自己房里的周姨娘和赵姨娘,再看看气的头冒烟的凤姐儿,反而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于是只是略略地劝了几句:“你们虽然年轻,过日子也要安静些,只有千里追贼,没有千夜防贼的道理。你闹闹也就消停了吧。”

凤姐儿虽然没有听进去,但碍着王夫人还是她的长辈,只能点头称是。

……

“鲸卿,快点。”宝玉拉着秦钟从内书房出来,兴冲冲的往贾母院内跑。

自从在东府结识了秦钟之后,宝玉就和他约好了一起读书。自从秦钟附学之后,虽然宝玉读书,依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到底比起以前十天半个月恨不得都不摸书本一下,好多了。所以,贾母和王夫人,倒是蛮喜欢秦钟的,因此,秦钟很快就在荣府这边混熟了。

秦钟性子慢,见宝玉嘴招呼着他,脚下却三步并作两步自顾自地进了屋。他赶不,索性就落下两步,缓缓跟在后面。

黛玉正好出来,看到这个情况,忍不住和宝玉说:“哪有你这样的主人,将客人落在外面,自己先跑来的……”

秦钟看到黛玉,先自作了一个长揖,道:“小侄见过林姑姑,顺便向林姑姑道谢。姐姐病中食欲不振,日前吃了林姑姑送过去的蛋黄包和奶黄包,胃口比以前好了许多。”

“要谢,你还是谢你的宝叔吧。那蛋黄包和奶黄包虽然是我家厨子做的,但蓉儿媳妇那的东西,可不是我送的。是你宝叔觉得点心不错,派人送过去的。”黛玉回了秦钟一个大礼。

虽然她对秦可卿的印象还算不错,但是也只限于不错,至于送东西给她,她和她的关系还没到那个份,况且这事又不是她做的,所以,她自然要把事情说明白。

说完,黛玉不管秦钟做何想法,因为她这边还有事,自顾的走了。

回到西厢,只见屋里的方凳坐着一个慈眉善目的妈妈,正是林堇的奶嬷嬷陶嬷嬷。

黛玉一看陶嬷嬷,欲语泪先流,拿着手帕拭去眼泪,连珠炮似的问:“陶嬷嬷,怎么是你来了?家里可还好?父亲的身体还好吧?堇哥儿怎么样?琳哥儿可还调皮?婉姨和老姑太太也还好吗?”

“好,好,都好。”陶嬷嬷很是自豪的说:“大爷和二爷都很好,长得越发的像老爷了。二爷如今也开始学了,就在大爷之前附学的扬州知府家读书。姑娘你可不知道,好不容易二爷懂事了,大爷偏又淘气起来。去年秋天,老爷的一位同年蒋大人出任广州知府,路过扬州时顺路来看望老爷。今年大爷和老爷说是要去游学,说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然后竟然跑去了两广玩耍,把我们吓得不行,没想到老爷还笑呵呵得说什么不妨事。

隋唐英雄!开局程咬金请我当皇上  特种兵:海上蛟龙  重生:指点老爸做寡头,我躺平了  我在异世界成为血族真祖  反派孽徒成天想拐跑师尊  反派暴君的团宠崽崽  元武神王  反派总想用美貌来迷惑大佬  车神他喜当爹  人在四合院:从教书先生开始  英雄联盟全位置选手  民国怀旧剧:从十三太保开始  四合院:我真的只想做个路人甲  我靠学习走向人生巅峰  大秦:五岁皇孙,把亲爹压入大牢  未来机甲战神  重生九三:前夫,要逆袭  挂机成大佬  藏一颗星星在心里  洪荒:编造遗愿清单,我终结封神  

热门小说推荐
这本创世书超麻烦

这本创世书超麻烦

在黑市里买到的小物件,居然和家里的破烂儿组成了一对。从能量蓝光中显现的黑猫说这是一本创世书。南星看着手中蛋形的物体,十分努力地想把它跟书联系在一起。黑猫说,只要寻回丢失的书页,就能成就一个新的世界。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这书页到底有多少?这任务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啊啊gtдlt,一定是被黑猫忽悠了。PS有CP单一男主第三个故事男主常驻如果您喜欢这本创世书超麻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抱歉,我不是小绵羊!

抱歉,我不是小绵羊!

抱歉,我不是小绵羊!简介emspemsp抱歉,我不是小绵羊!是胖胖的燕子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抱歉,我不是小绵羊!主要讲述了一朝天之娇女转眼成囚牢犯人,本以为会匆匆终结,却没想到来了一胖胖的燕子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其他类型。禁...

神都惊龙

神都惊龙

神都惊龙简介emspemsp关于神都惊龙十年前,京都夏家一位少年被逐出家族,在那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小女孩告诉他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十年后,那个让国际战场颤抖的战神归来。这一生,除了我没人可以再欺你。...

仙子别闹了

仙子别闹了

拥有一个仙子做老婆是什么体验?江桥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边哭边回答。不能抽烟,不能喝酒,重盐重油的美食离自己远去,动不动就被雷劈,家里的高压锅变成了炼丹炉,晚上睡觉都变成了打坐身后轻微的脚步声逐渐逼近,江桥面不改色地把打好的回答删掉。仙子老婆的好处你根本想象不到!单单那张美得无可挑剔的脸都能让你把持不住。就是她老想着炼出仙丹返回仙界,平时电我也就算了,唯独这件事我不能答应她。白月灵俯身看着面前的屏幕,忽然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认真说道你是我的劫,本座不回去了。(日常文,单女主,高糖无刀,狗粮吃饱)如果您喜欢仙子别闹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美剧神探的日常

美剧神探的日常

他让小谢尔顿哭泣日常,让小莱纳德眼睛闪亮。他踢倒豪斯医生的手杖,掀起良医肖恩的癫狂。他让破产姐妹成对成双,让老友寻妈幽怨惆怅。他扫无耻之徒入垃圾场,打爆速度与激情之光。他...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全书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日记录。每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